当前位置: 足疗_足疗养生_足疗保健 >> 足疗作用 >> 仪式感到底是什么
仪式感说到根子上,是符号学的问题。
也就是意识与物质,思想与文字,信仰和精神的范畴。这些似乎都听起来有些玄乎,那就用一个现代人最容易理解的字眼:代入感、场景化。
仪式感仪式感最重要的是心意合一,知行合一,是内在的情绪、思想、精神与外在的行为、动作、语言融合为一,如果两者是割裂的,仪式感也就仅仅沦为一个动作,只有仪式没有感。
因为没有引发心灵的感应,没有情绪的参与,没有精神的共振。比如打太极拳,如果没有配合内在的呼吸和意念,就会沦为广播体操,最多也只是太极体操。
比如前几年社会上出现一种很荒谬的情形,在很多大型场合,学校组织学生给家长洗脚,社会组织年轻人给老人洗脚。初衷是好的,但只得其形,未得其实。
有的学生内心很叛逆,虽然表面上脚可能也洗干净了,但他内心却产生了更多的憎恨,这是组织者想要的结果吗?如果仅仅是为了洗脚,你去足疗店多好,里面的技师真心挣你的钱,但为你服务的心也是真诚的。
其实一旦提起仪式感,正好说明现实中这些方面已经缺乏仪式感了,就像满世界都在喊和平的时候,其实是和平最稀缺的时候。
真正的心意合一是不需要仪式的,因为心到了,行为自然就到了,动作自然就融洽了,言语自然就温和了。
仪式感的实质其实是强制用外在的仪式,企图带动内在精神和心灵的感应。以达到“心心相印”的目的。
我们说过节要有仪式感,因为现在很多节日不要说内容,连外在的形式都没有了,如果再不强调外在,内在就连影子都找不到了。
仪式感是在给“内容”叫魂,想用外在的形式把内在的精神和心灵感应勾出来。当然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,因为哪怕是装,装着装着自己就信了。假的做得多了,就越来越像真的了。
所以说,仪式感是必要的,有时候甚至是必须的。
比如说祭祖,为什么要有仪式感?因为祖先已经离我们远去了,我们已经看不到他们的音容笑貌,听不到他们的谆谆教诲,只能通过烧纸钱、上香、跪拜,来缅怀,来祭奠,来寻根。
比如说传统节日为什么要有仪式感,因为传统正在离我们越来越远,跟现在的距离越来越大,是现代人不熟悉和没有亲和感的领域。
为什么要搞结婚纪念日,要有银婚、金婚、钻石婚?因为一生太长了,要想把两个没有血缘的人长期持续地绑定在一起,太难了,是一个非常考验人的事情,需要不断去唤醒,去强化,去迭代,才能历久弥新。
所以看懂了吧,仪式感就是一个药引,一个诱因,一根导火索,一个信号,一声冲锋号。就像一个闹钟,钟声响了就要起床。
仪式感就是先把体操连起来,动作先做起来,身体先动起来,灵魂慢慢就温热了,就跟上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