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疗_足疗养生_足疗保健

无声修脚店

发布时间:2024/12/17 13:52:16   点击数:
在盐山县城的靖远路上,富雅庭修脚店内,修脚师傅正在忙着给顾客服务。奇怪的是,师傅们没人说话,只不过偶尔跟顾客打个手势。顾客孙静正在接受修脚服务。孙静说:“这里的师傅都是听障人士,不能和顾客交谈。一开始我确实觉得有些别扭,但他们用服务征服了我。”特殊的修脚店走进位于盐山县城靖远路上的富雅庭修脚店,顾客会发现,这个修脚店有点儿特殊。修脚师傅的衣服上印着“无声”两个字,屋子的墙上也贴着“无声”的标识。除此之外,墙上还有一张图片教顾客手语:手掌向上,表示轻一些;手掌向下,表示重一些。顾客和师傅们交流需要按照墙上张贴的手语提示做手势。原来,这家修脚店的8位修脚师傅,全部是听障人士。他们中年纪最大的已经43岁了,年纪最小的师傅20岁。记者了解到,修脚店现在的生意不错,很多顾客都是冲着师傅们的手艺和服务来的。这家店的店主名字叫季晨,今年29岁。她不是残障人士。季晨告诉记者,在店里帮忙的季海明是她的妈妈,也是一名听障人士。季海明,今年60岁。听不见声音也不能说话的她,年轻时一直在外打工。从年轻到现在,她干过很多活儿,足疗店、饭店、公司食堂,只要招听障人士,她都愿去试试。季海明也在其它修脚店干过。在工作过程中,她最不愿接受的是不能享受正常待遇,仅能拿到其他人工资的70%。其实,在季海明看来,他们的技术并不差,甚至比健全人还要好。他们更加专注,不会受外部“声音”的影响,所以干活效率也更高。正因为妈妈有四处打工的经历,季晨想到了要开一家修脚店,为像妈妈一样的听障人士提供工作岗位。经过简单的装修,年,修脚店开业了。店里招聘的几名修脚师傅都是季海明之前认识的听障人士。开业前,季晨就和妈妈商量好了,员工全部招聘听障人士,他们的工资明码标价,和当地同行业内健全人的工资持平,还给大家提供免费的食宿。万事开头难在试营业期间,修脚店生意并不好。为此,季晨想了很多办法。在开业的第一天,店里推出了顾客免费体验的活动。“凡是进店的顾客,让他们免费体验一次修脚服务。”季晨说。后来,他们又推出了9.9元修脚的服务,甚至还表示:服务不满意,全额退款。“这些顾客,我们是一个个积累起来的。”季晨说。凭借着所有人的努力,一个个新顾客变成了老顾客,老顾客又介绍来新顾客……修脚店的生意慢慢好了起来。季晨是店里唯一能讲话的人,与顾客交流的工作由她负责。因为从小和妈妈“对话”用的是手语,所以季晨的手语打得非常好。她可以熟练地和店里的师傅们交流。“刚开始的时候,很多顾客不知道师傅们听不见。”季晨说,顾客和师傅们也因此发生过误会。有一次,一位顾客进门,对师傅说想修一修指甲。当时,师傅正在低着头戴手套,做着准备工作。“怎么跟你说这么多话,你也不抬头呢。”顾客有点儿着急。季晨赶紧过来解释:“这些师傅都听不见。你有什么事儿,先跟我说,我再告诉他……”“哦,原来是这样,这些师傅也不容易。”经过这一番解释,顾客也理解了。来自河南的修脚师傅刘红迪用手语告诉记者,他在这里工作心里很踏实,不担心被人歧视。这个店是老板的,也是大家的。大家一起努力就能过上好日子。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,店里的生意越来越好,修脚师傅们的月平均工资能拿到余元。“这家店价格合理,服务又好。”经常来修脚的张辉说。坚持,再坚持年,受疫情影响,修脚店将近半年的时间没能营业。那段时间,季晨特别焦虑,一宿宿地睡不着觉。季晨说:“店里没收入,但我不能让师傅们没饭吃。”修脚店虽然没有顾客上门,但季晨保证给师傅们每月都发基本生活费。“说实话,经济上实在是有些吃力。那段时间,我动了关门的念头。”季晨说,房租、工人工资等压得她喘不过气来。店里的师傅们察觉了她的心思,生怕她把店关了。他们就给季晨发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chinajxoa.com/zlbj/16416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